(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訊 8月8日,在2023博鰲房地產論壇上,多名專家學者及企業高管就經濟與房地產的全局性問題,以及行業和房企如何進行變革、轉型、創新等內容展開一系列探討與交流。多位行業人士認為,房地產市場仍有發展前途,但房企和行業必須回歸理性,適應當下變化。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指出,就政策層面而言,當下房地產行業遭遇的困難與兩大政策密切相關。一是斷供政策帶來的短期問題,很多企業出現暴雷、樓盤爛尾、債務等問題,都與其密切相關的。二是長期性問題,在過去的城市化戰略實施過程中,一方面鼓勵小城鎮發展,拼命給小城鎮供地;另一方面對大城市限之又限,結果導致房地產市場兩極分化,小城市房子蓋完人卻離開,房價下跌或者漲不上去,大城市的房價一路走高。往前看,這種兩極分化問題將持續下去,因為中國城市化和人口遷移在現代化進程當中還遠遠沒有結束,但在這個意義上房地產市場仍然有發展前途。
中國社科院大學城鄉建設經濟系教授陳淮表示,從2014年開始經濟增速下滑,疫情加速和顯化了這個過程。除了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增長動力弱化也是當前面臨的變局之一。今天需要一段休養生息,供求關系調整、老百姓的信心轉變等過程。在他看來,房地產的需求是8到10年的累計需求相加,這是一個常量,不會因為政策調控、大變局而減少。但是它會在一個時間范圍內的分布結構發生很大的變化。房地產明顯的大小年是很正常的事,現在的問題是怎么樣適應這個需求,實現自己企業的進步。
吉寶城市發展部中國總裁黃良杰同樣認為,“中國市場的韌性和潛力其實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市場依舊在,它依舊寬廣,關鍵在于我們要為此做出什么樣的轉變,用什么樣的心態和策略來面對市場日新月異的變化。”
恒隆集團、恒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啟宗則指出,地產行業必須回歸理性。從今以后,房地產不再是一個特高盈利率的行業,賺大錢的機會遠遠不如以往這20多年,越來越往“薄利多銷”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