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房企
10家房企累計年薪酬超600億元
保利發布行業《白皮書》:商品房市場將進入減量發展時代
港交所容許刊發未經審核業績,近10家房企仍無法如期發布
陽光城“20陽光城MTN002”未能按期足額償付
富力地產凈虧87億元,毛利率降至6.5%
信達地產談并購機會:將以項目層面并購為主
【1】據不完全統計,包括萬科、碧桂園、龍湖集團、雅居樂在內的10家房企2021年在員工薪酬福利費用上的支出合計已超過600億元。其中,萬科薪酬福利支出最高,達到171.2億元,按其員工總數計算,平均每人的薪酬福利約為12.3萬元。而在已統計的10家房企中,人均支出最高的是龍光集團,其雇員福利開支(包括董事薪酬、以權益結算的購股權開支)為14.54億元,按該集團2897名雇員計算,人均的福利開支高達50.2萬元。
【2】4月8日,保利發展(600048)控股發布的《保利2021-2022年房地產行業白皮書》總結認為,此輪市場下行,是短期、中長期因素疊加、綜合發酵產生的結果,2021年三季度的信貸大幅收緊,直接導致買家需求萎縮、信心受挫和預期改變,一二手房市場的全面限價,封閉了房價上升的空間,同時令二手房市場幾乎冰封,切斷了換房鏈條。此外,《白皮書》進一步認為,考慮到住房結構改變,需求和新增供應減少,商品房市場將進入減量發展時代。在這一過程中,探索出適應時代發展的新發展模式,將成為房企立于行業潮頭的一大關鍵因素。
【3】考慮到新冠疫情可能會擾亂部分發行人的匯報或審核程序,今年2月21日,證監會與聯交所重申,繼續沿用2020年聯合聲明中的類似做法,容許受疫情影響的上市公司發布未與其核數師議定的業績公告或財務報表,以符合于3月31日發布業績的規定并繼續交易。截至3月31日,龍光集團、融信中國、富力地產、景業名邦、明發集團、三盛控股等多家房企相繼交出了未經審核的2021年度財務業績,但仍有一些房企因無法發布未經審核財報而停牌。據不完全統計,包括佳兆業、當代置業、世茂集團、融創中國、中國奧園、陽光100、花樣年在內的近10家房企由于無法提供未經審核初步業績或者管理賬目、重要財務資料,于4月1日起在聯交所暫停買賣。根據港交所有關規定,上述房企將持續暫停交易直至能發布所規定的財務資料為止。
【4】4月8日,陽光城集團發布關于未能按期足額償付“20陽光城MTN002”的公告。據了解,債務融資工具簡稱“20陽光城MTN002”,發行總額7.5億元,發行期限3+2年,票面利率(當期)6.80%,原行權日為2023年7月23日,原到期日為2025年7月23日,加速到期日為4月8日,應付本息金額為7.86億元(計息期間為2021年7月23日至2022年4月8日,共259天)。
【5】4月8日,富力地產公布3月份銷售額,2022年前三個月,富力地產總計銷售收入約為134.8億元,同比下降55.8%;銷售面積約1198100平方米。據其近日披露的2021年業績報告顯示,2021年富力地產實現營業收入764億元,同比下跌11%,凈虧損達87.4億元創新高。富力解釋稱,凈利潤巨額虧損,主要是由于報告期內物業銷售額減少以及毛利率降低,以及項目售價較低導致年內就存貨作出減值撥備。2021年度,富力地產一次性計提了81億元減值準備。值得注意的是,富力地產毛利率連續三年下滑,由2018年的36.4%逐步降至2020年的23.7%,2021年毛利率6.5%,同比下降17.24個百分點。
【6】4月8日,信達地產(600657)舉行投資者電話會議。根據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對于投資者所關心的公司銷售規模于2019年有所回落,直至2021年重新回歸增長一事,信達地產表示,近年來國家針對房地產行業出臺了一系列調控政策,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充分重視對行業調控政策的研判,保持穩健經營、穩步發展。被問及目前行業并購市場的機會時,信達地產稱將以項目層面的并購為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