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月要點:
1、拿地累計總額同比下降21.5%,全年整體拿地熱情不高
2、投資力度同比大幅下降,第二陣營企業降幅最大
3、權益金額占比基本持平,合作力度變化不大
4、房企拿地布局關注城市群日益明顯,拿地面積前十城市基本保持不變
01
拿地累計總額同比下降21.5%
全年整體拿地熱情不高
2021年,TOP100企業拿地總額25377億元,同比下降21.5%,門檻值為72億元,與去年同期85億元相比下降13億元。TOP100企業招拍掛權益拿地總額占全國300城土地出讓金的比例為45.1%,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9個百分點。
從新增貨值來看,保利發展、萬科、碧桂園占據榜單前三位。2021年,保利發展以累計新增貨值4287億元的占據榜單第一;萬科、碧桂園緊隨其后,累計新增貨值規模分別為3309億元和3269億元。TOP10企業1-12月新增貨值總額28732億元,占TOP100企業的36.5%,新增貨值門檻為2100億元;TOP30企業1-12月新增貨值總額49700億元,占TOP100企業的63.1%,門檻值為708億元。
50家代表企業12月拿地總額有所回升,但總額不及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2021年12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總額同比下降75.3%,但環比卻猛增325.2%,主要由于11月拿地額全年最低。12月,隨著杭州、北京、上海、鄭州等多城市完成第三批次集中供地,以及企業年底普遍加碼補倉,企業拿地有所回升。但與去年同期相比,拿地總額仍不及其四分之一,房企拿地熱情有所下降。
50家代表企業2021年年中出現拿地小高峰,下半年拿地熱情普遍不高。上半年,隨著“兩集中”政策的出臺及落地實施,房企拿地在5月達到全年最高峰。下半年,隨著融資環境收緊,監管力度加強,部分房企出現債務違約,房企整體拿地更加審慎,拿地規模不高。
02
投資力度同比大幅下降
第二陣營企業降幅最大
房企投資力度同比大幅下降。2021年50家代表房企全年拿地銷售比均值為24.0%,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9個百分點。分陣營來看,三個陣營企業投資力度均有所下降,其中,11-30企業投資力度降幅最大,降低14.6個百分點。
03
權益金額占比基本持平
合作力度變化不大
50家代表房企招拍掛拿地權益金額占比均值略有下降。2021年,50家代表房企招拍掛權益金額占比均值為78.5%,較同期微降0.6個百分點,合作拿地力度基本保持穩定。具體來看,與去年同期相比,TOP11-30陣營企業拿地權益金額占比較為穩定,TOP10陣營企業拿地權益金額占比下降4.3個百分點,TOP31-50陣營企業拿地權益金額占比略微有所上升。
04
布局日益關注城市群
拿地面積前十城市基本保持不變
50家代表房企2021年在一線城市拿地面積占比所上升,二線城市拿地面積下降。從城市等級分布來看,其中,一線城市拿地面積占比上升1.4個百分點,二線城市拿地面積下降1.4個百分點,房企在一線城市拿地力度加大。從城市群分布來看,2021年50家代表房企在長三角、成渝和京津冀城市群拿地面積占比均有所上升,房企拿地關注熱點區域城市趨勢顯著。
重慶、杭州及長沙位列代表房企拿地面積前三城市。2021年,50家代表房企拿地面積TOP10城市中,重慶累計拿地面積位列第一,杭州和長沙占據二、三位,繼續以累積優勢保持前三。整體來看,相較1-11月,佛山市取代金華市進入前十,其余城市相同,累計優勢明顯。2021年全年,房企拿地面積前十城市均為一二線熱點城市。
22城集中供地,國企拿地占比分批明顯提高,三批次接近80%。截至12月22日,22城集中供地國企是拿地主力,占比達61%。分批次來看,國企拿地占比逐批增加。分城市來看,廈門、廣州、深圳國企拿地占比較高,均超75%。
從各城市群拿地金額來看,長三角繼續領跑各城市群。1-12月,長三角TOP10企業拿地金額4197億元,居四大城市群之首,其中,碧桂園持續擴大長三角地區的戰略布局,領跑長三角,中國金茂憑借236億元排名前十;粵港澳大灣區TOP10企業拿地金額2094億元,位列第二,其中,中海地產繼續強化粵港澳大灣區的拿地力度,拿地金額404億元;中西部TOP10企業拿地金額1986億元,位列第三,其中,萬科于12月在中西部拿地金額288億元,在4個區域中居于首位。從拿地面積來看,中西部TOP10企業拿地面積以4122萬平方米,居四大城市群之首,其中碧桂園拿地面積1154萬平方米,遠超其他企業。
從重點城市拿地金額TOP10房企來看,龍頭房企戰略布局繼續聚焦重點城市。中海地產、保利發展等全國性龍頭企業仍在多個重點城市廣泛布局,中海地產、保利發展、萬科、招商蛇口、華潤置地均出現在3個以上1-12月重點城市房企拿地金額TOP10榜單中。區域性龍頭企業繼續進行本區域的深耕戰略布局,廣州地鐵以24.25億元拿下廣州白云均禾街清湖村上官苑二期地塊,折合樓面價2萬元/平方米。
從全國住宅用地成交總價TOP10來看,12月入榜地塊中,3塊位于杭州,成交金額門檻為54億元。12月多城第三批集中供地收官,一二線城市成交仍居前,入榜地塊仍以一二線城市地塊為主。從入榜城市來看,杭州有3宗地塊入榜,廈門有2宗地入榜,武漢有2宗地塊入榜,北京有2宗地塊入榜,廣州有1宗地塊入榜。其中,廈門市湖里區06-08五緣灣片區高林北路與金寶路交叉口西南側地塊成交總價最高,為100億元,建筑規劃面積25萬平方米,成交樓面均價為39099元/平方米。
區域范疇:
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等15個重點城市;
長三角: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41個重點城市;
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廣州、珠海等9個重點城市;
中西部:武漢、長沙、南昌、西安等190個重點城市;
50家代表企業:
碧桂園、中國恒大、萬科、融創中國、保利發展、中海地產、綠地控股、世茂集團、華潤置地、招商蛇口、龍湖集團、綠城中國、新城控股、金地集團、中國金茂、旭輝集團、金科集團、中南置地、陽光城、正榮集團、融信集團、龍光集團、富力集團、佳兆業集團、濱江集團、雅居樂、奧園集團、祥生集團、美的置業、遠洋集團、藍光發展、榮盛發展、新力控股、禹洲集團、中國鐵建、華發股份、中駿集團、新希望地產、合景泰富集團、中梁控股、首開股份、越秀地產、時代中國、金輝集團、佳源集團、弘陽地產、大悅城控股、仁恒置地、華宇集團、寶龍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