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筱納
出品 | 焦點財經
3月初,“云南王”俊發集團發布聲明,回懟惠譽評級下調,稱公司不差錢,一直按時、足額償付金融機構貸款本息。
不過僅僅1個月過去,俊發集團子公司地產項目信托產品便尋求展期,4月22日,最新消息顯示,展期12個月計劃被投資人否決。
截至2021年6月末,俊發集團總負債1236.65億元,今年下半年還要面對到期的2.37億美元債和20億人民幣境內公司債券,如今再加上2.4億人民幣信托產品展期被拒,俊發集團一時間如履薄冰。
與中建投信托產品展期計劃落空
主動違約、被動躺平、前腳否認后腳實錘.......這一年來,資本市場見識到了各類“爆雷”方式,神經已經高度緊張。最近俊發集團旗下公司信托產品展期被否決一事,也被業內猜測,是否將成為“壓垮”俊發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次處于漩渦中心的是中建投信托安泉560號(俊發林泉雅苑)集合資金信托,資料顯示,該產品成立于2020年10月23日,存續規模2.433億人民幣,融資人為云南瑞玖房地產,保證人是俊發集團。
中建投信托近年來踩遍了地產圈的“雷”,泰禾、花樣年、新力控股、陽光城爆雷后,都可見它的身影。
今年4月初,中建投就安泉560號展期尋求投資人意見,《通知》顯示,信托計劃預備延期12個月至2023年4月23日,期間收益上浮1%;與此同時,明確具體還款時間節點,還將追加抵押增信措施,云南俊發鑫峰房地產追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三宗土地使用權作為信托計劃抵押物。
4月22日,中建投再發公告,本次受益人大會未能通過。根據投資人反饋,俊發集團下半年是償債高峰,展期計劃并不樂觀,投資人提出要第一時間宣布信托到期,采取查封抵押物、用款項目等方式保全財產。
目前母公司俊發集團雖未實際性違約,然而展期一事未得到支持,債務危機可謂“一觸即發”。
剛回懟“評級下調”、“負債1200億”問題
投資人對展期不抱期望,可能源于今年惠譽對其的評級下調。
今年2月28日,惠譽將俊發地產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從“B+”下調至“B-”,展望“負面;同時,還將俊發地產的高級無抵押評級以及Power Best Global Investments Limited的未償債券評級從“B+”下調至“B-”,回收率評級“RR4”。
惠譽認為俊發流動性緊張,再融資存在不確定性,銷售額也趨于疲軟,可能不得不依靠資產處置來解決于2022年下半年資本市場到期的問題。
下半年償債期來臨,俊發壓力確實不小。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俊發無限制現金為45億元人民幣,下半年10月份有一筆20億元人民幣境內公司債券到期,12月份有一筆2.37億美元債券到期,2023年3月,還有一筆20億元人民幣公司債券到期。
惠譽評級下調后,有文章稱母公司俊發集團負債達1200億。3月初,俊發集團發布了聲明,態度頗為從容,不過內容卻有點“虛”。
俊發認為評級下調是受整體行業下滑影響,而對于1200億債務,俊發表示截至2021年6月末,負債總額1236.65億,有息負債429.07億,其他負債807億為預收賬款、往來款、應交稅款,不存在兌付壓力。
對于下半年兩筆到期債務的兌付、目前無限制現金等具體問題,俊發集團籠統回答為“公司均按時、足額償付金融機構貸款本息,也不存在違約或延遲支付本息的情況”。
轉眼4月底,信托展期計劃被拒,這或許將構成俊發的“第一筆違約”。
云南王頻頻借信托“輸血”
從昆明起家的俊發集團有著“云南王”稱號,多年來在云南市占率第一,總資產超過1500億,近年來,云南王有意向外拓展,在大灣區、長三角、華中、西南等區域展開布局。
然而俊發集團擅長舊改,高度依賴城市更新業務,進入外地市場也以舊改切入,比如大灣區公司2020年在廣州拿下增城區兩個舊改項目,同樣在上海新獲得項目也是舊改。舊改投入高、周期長,俊發集團的外拓收益緩慢,在云南主戰場也被其他房企“奪食”。
2021年,俊發地產總合同銷售額為530億元,下降了20%,此前創始人李俊曾喊出“千億目標”,如今看來越發遙遠。
融資渠道收緊情況下,俊發開始頻繁借信托“輸血”。2020年俊發與中鐵信托、平安信托、中建投信托發售多個產品,募資額在3億-4億間,如平安信托佳園400號集合資金信托募集3.9億,銀杏2023期俊發春城一期項目集合資金信托募資4.4億。
2021年,俊發集團13.69億商業物業信托受益權ABS終止發行,俊發對于信托更為倚重,與中航信托合資成立深圳俊航投資合伙企業,而后頻繁向合資公司出質股權。去年12月,俊發集團分別在13日、15日向深圳俊航出質旗下地產公司股權,數額為9.7億、4.1億,今年1月25日,俊發再次出質股權,數額達46.17億元。
俊發集團近幾年處于多事之秋,去年還曾爆出裁員、退租大灣區寫字樓等消息,而據業內人士表示,俊發集團已在處置廣州2個舊改項目。
而此次信托展期遭拒后,不知俊發又將怎樣“挽回”投資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