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招保萬金”作為房地產上一個時代的“四大金剛”,如今似乎有重新站穩第一梯隊的勢頭。
觀點指數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房地產企業權益銷售表現中,萬科、保利、招商蛇口分別占據第三、第四及第七席位,金地則位居第十二位。
4月24日,金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992.32億元,同比上升18.1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4.1億元,同比下降9.5%。
銷售方面,金地2021年簽約銷售金額2867.1億元,同比增長18.15%,實現簽約面積137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25%。
從規模來看,金地仍然算得上第一梯隊守門員,但盈利質量波動也讓它在歸隊與掉隊間徘徊。
預期之外
2021年的項目結算規模和結算毛利率,在金地看來仍是“不及預期”的結果。
分業務來看,金地2021年房地產開發營收883.63億元,同比增長17.54%,毛利率19.65%;物業管理營收52.79億元,同比增長29.31%,毛利率10.07%;物業出租及其他營收34.66億元,同比增長14.47%,毛利率50.4%。
三大主營業務均屬增收不增利。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開發業務營業成本709.96億元,同比增長42.13%,成本增速明顯高于收入增速,導致該業務毛利率比2020年下滑13.91個百分點。
面對毛利率下滑趨勢,金地一定程度上調整了投拓戰略。
2021年上半年,金地集團新增土地儲備約1247萬平方米,同比大增92.14%,進入下半年則大幅減輕拿地力度,全年新增土地儲備約1636萬平方米,數量111宗,一二線城市投資占比65%。
截至2021年末,金地總土地儲備約6398萬平方米,其中一二線城市占比約為62%。
2018至2020年,金地總土儲中一二線城市占比分別為83%、75%、71.2%。盡管已在控制向三四線下沉趨勢,但目前來看依舊。
截止報告期末,金地權益土儲約2923萬平方米,土地權益占比45.69%,比2020年同期的53%進一步降低。
近年來,金地為規模擴張不斷增加聯營、合營公司占比,這也導致股東權益占比節節攀升。2021年,金地少數股東權益472.26億元,少數股東權益占比為42.86%;2018年到2020年,金地少數股東權益分別為200.27億元、282.75億元和365.6億元,占全部股東權益比例則分別為30%、34%和39%。
在金地的預期中,規模擴張或許能助其重回行業前十,但倘若開發項目權益比重偏低,盈利質量或將受到影響。
債務管理
與增加合作項目相比,金地的債務管理相對保守。
截至2021年末,金地流動負債2850.78億元,非流動負債945.25億元,有息負債合計1256.49億元。
有息負債中,銀行借款占比為52.99%,公開市場融資占比為44.07%,其他融資占比為2.94%。債務期限上,一年期以上的中長期負債占比68.25%,短期債務占比31.7%;境內、外占比上,境內負債占比92.29%,境外負債占比7.71%。
2021年,金地集團資產負債率為76.19%,剔除并不構成實際償債壓力的預收款項后,公司的實際資產負債率低至67.6%,凈負債率為55.2%,降至歷年新低。
現金流方面,截至2021年末,金地實現經營性現金凈流入94億元,持有貨幣資金648.06億元,其中預售監管資金88.2億元,剔除受限資金后對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的覆蓋倍數仍有1.40倍。
截至目前,金地集團“三道紅線”連續6年綠檔。
多家房企債務違約,市場信心受挫背景下,金地集團2021年共完成兩期公司債發行,累計發行規模49.95億元,另發行110億元中期票據,各期債券全部按時兌付。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金地共獲得各銀行金融機構授信總額人民幣2467億元,已使用銀行授信總額為人民幣878億元,尚剩余授信額度1589億元。報告期內均已按期歸還或支付借款本金及利息。
得益于較好的財務指標和信用狀況,金地融資成本有所降低。截至報告期末,債務融資余額為1256億元,債務融資加權平均成本進一步下降至4.56%,相比上一年降低了18個基點。
當前,金地集團的主體信用評級及各項融資產品評級均為AAA級,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穆迪維持給予金地的長期信用評級則分別為BB、Ba2。
從債務結構和融資成本來看,金地的現金流管理正在適應目前的地產行業周期。畢竟除了位于第幾梯隊外,如今房企更看重是否位于安全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