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廈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發布消息,將加快建設房屋大數據中心,實現“一房一碼”“以圖管房”,為決策管理服務提供真實數據支撐。日前,這一大數據中心建設的外業采集工作正式啟動。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摸清全市存量房源“家底”,打造全市房屋數據底版,為廈門市“城市大腦”建設提供房屋數據基礎庫,推進數據共享共建和協同治理。
調查人員將對公共建筑(學校、醫院等場所)、商業、辦公、工業建筑、正規小區的物理屬性(“一棟多門牌”、使用情況等基本信息)、空間信息(園區范圍等)進行現場核實。核實過程中,項目人員除了要補全部分房屋缺失的歷史信息,還要對已登記的房屋是否“變胖”或者“變高”等信息進行現場核實,保證房屋登記信息與現實相符。未來,相關部門可根據房屋年限等情況,開展房屋安全監測等工作。
據了解,廈門市非住宅類房屋大約有3萬棟,完成采集后,還將開展第二輪對住宅類房屋的數據采集,最終準確掌握全市每棟房屋的地理位置、建筑規模、建筑年代、房屋結構和樓層特點等關鍵信息,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數字化成圖,建立可視化的房屋全生命周期動態管理系統,并通過創建一套房屋編碼,賦予每套房屋唯一的“數字身份證”。